“近日最多不幸之事。曰兵变,曰辞职,曰省长不能到任。曰匪乱。而正式之交战不预焉……”
——《申报》1922年7月16日(壬戌闰五月廿二日)
这或许只是那个激烈年代中普通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中共二大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惊心动魄的八天,开创史上“八个第一”
中共二大共举行了3次全体会议,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里7弄30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其余两次都因历史久远而无从查考。出席大会的有中央局成员、党的地方组织的代表和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回国的部分代表。他们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等12人(尚有1人姓名不详),代表着全党195名党员。
在为期8天的会议上,中共二大开创了八个“第一”: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一次提出了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主张;
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组织关系;
第一次明确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思想;
以全国代表大会名义公开发表了党的第一个宣言;
制定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党章;
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第一个以政党名义作出的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
发表了党的第一个宣言
中共二大最主要的成果是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由陈独秀领头起草。
宣言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策略是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革命的任务和目标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的统一;革命的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第一部党章诞生
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明确地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们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党章,反映出党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增多,对于规范党员和党组织行为,健全党内生活,促进党组织的巩固发展,提高党的战斗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意义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