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花渐次醒,春山在望,暖阳可期。在我们的美好期许中,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约而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自由,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中,有着无数仁人志士壮怀激烈、挥斥方遒的身影,也涌现出了一批坚毅果敢、积极投身时代洪流的女性。
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中共一大一位幕后女英雄的故事,让我们从她的故事中,体味革命女性的独特魅力。
王会悟:中共南湖会议的“红娘”
1921年夏天,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舫荡漾在嘉兴南湖幽静的湖面上,船上游客围坐在八仙桌旁边喝茶边交谈,船头则坐着一个眉清目秀的江南女子,时不时哼起嘉兴小调,一切悠然而惬意。船外的人绝想不到,这条船上正进行着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船上的游客正是从全国赶来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由于上海会场被法租界巡捕搜查,他们来到南湖,扮作游客继续开会。那么,那个坐在船头为大家放哨的女子又是谁,她和中共一大有着怎样的缘分呢?
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她叫王会悟,1898年7月8日,生于鱼米之乡的浙江省桐乡县。其父亲王彦辰是晚清秀才,开着一家私塾,王会悟从六七岁起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王会悟前往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途径。经介绍,被安排到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做文秘工作。其间,李达作为留日学生总会的代表回国办事,与“女联”有些来往,这样,王会悟和李达便在工作中相识了。李达经常向她讲述推翻封建制度、争取妇女解放以及组织共产党的道理。1920年,这对志同道合的情侣,在上海陈独秀家的客厅里,举行了一个革命化的婚礼。
历史将赋予她一个特殊使命
关于中共一大会场,人们早已熟知,其中的两处:一处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处是浙江省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代表的住宿处是博文女校。当时,为什么要安排在这几个地方,又是谁去安排的?这就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李达的妻子王会悟,安排这些地方都与她有关。
1921年7月,王会悟负责中共一大会场安排和代表住处两项工作。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各帝国主义列强染指颇深,社会动荡不安,各种黑恶势力较多。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王会悟认为,中共一大会场不能选在旅馆。那选在哪里呢?她在和李达商量时,建议在李汉俊住处开。征得李达同意后,王会悟亲自去找李汉俊,对李汉俊说:“建议会议上午开,并在你家楼上开,以便好掩护。楼下家里人来人往,买菜、做饭、洗衣服都可以掩护楼上开会。即使客人来,在楼下接待,楼上开会也不会被发现。”李汉俊同意王会悟的建议。于是,中共一大便在这里召开。
南湖红船见证人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李汉俊家召开了。代表开会时,王会悟就在楼下后门门口望风。突然,有个年轻人手里托着湿衣服直奔楼上跑去。王会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她赶忙将情况汇报给翻译杨明斋,杨明斋马上翻译给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听,马林当即宣布休会,匆匆撤离。
果然,不到10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就开来警车,全副武装的士兵包围了房子,但是巡捕什么把柄也没有抓到。事后,李达对王会悟竖起了大拇指:“你立了大功!”幸好王会悟报警及时,才让代表得以及时疏散,就这样,会议必须另选地点。
这时,王会悟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便主动建议到她的家乡嘉兴南湖去租条游船,在船上开会。她说:“离我们桐乡不远的嘉兴有个南湖,那个地方不像杭州那样惹人注目,且风景秀丽,我们可以租一只画舫,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与会者采纳了她的建议,而王会悟就作为具体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成为南湖游船上中共一大会议召开时唯一一位非代表成员。
为了确保会议安全进行,王会悟让船主把船撑到离烟雨楼东南方向200米左右比较僻静的水域,让代表们在中舱安心开会。她自己坐在船头望风放哨,充当会议的 “哨兵”,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
为掩人耳目,她还特意准备了一副麻将牌,放在开会的桌上,就连午餐也是让小船送至大船的。当天下午会议正在进行中,湖上突然传来汽艇的马达声,王会悟马上乘拖梢船上湖心岛打听,得知是一户富人家的私人游艇游湖兜风,会议又照常进行。
就这样,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等代表完成了一大最后议程,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纲领》的第一条为: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纲领》还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2年底,李达应毛泽东之邀到湖南自修大学主持教务,王会悟随往,并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在大革命失败后,她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
1933年至1937年,王会悟夫妇移居北京。
1944年,抵达重庆。
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王会悟参加了重庆妇女界欢迎毛泽东举行的大会,会后受到毛泽东的单独接见。
一大会议结束后,王会悟还创办了我党最早的一本妇女刊物《妇女声》,先后在该刊物上发表了《中国妇女运动新动向》、《湖南女工之觉悟》等文章,作为第一本妇女刊物,它对传播世界各国妇女运动的最新消息,介绍妇女运动的先进经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会悟的一生未身居要职,只是默默地协助丈夫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她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见证人,也是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她为党为妇女解放所作的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风云世界,逢春蛰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而那个能在关键时刻应对突变、急中生智的江南女子王会悟,她的名字也永远和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