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十年是党的建设遭受空前破坏的时期,“九大”、“十大”就发生在“文革”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是在错误的极“左”理论下召开的。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发挥任何积极作用,十大延续了九大的错误路线。
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中共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共九大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林彪作政治报告。政治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八大党章作了错误修改。随后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林彪为副主席。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共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举行。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十一大:结束过去开启未来
1977年8月12日下午3点半,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
中共十一大是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之后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气氛十分热烈,代表们畅所欲言。在讨论政治报告的时候,许多代表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情况,批判了“四人帮”炮制的种种谬论。代表们对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的果断决策表示完全拥护,同时,一些同志对政治报告中某些“左”倾观点提出了批评。
中共十一大是一次结束过去、开启未来的大会。政治报告中已经开始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的工作重心。此后不久,1978年2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与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写有四个现代化的党章
中共十一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第四部党章。从内容上看,中共十一大党章总体上是学习和模仿中共八大党章,是对党内政治生活正常时期所制定的中共八大党章的复归,对健全党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拨乱反正,起了积极的作用。
高度重视并强调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共十一大首次在党章中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党章还具体规定了包括支部在内的基层党组织的6项基本任务。这实际上就是包括党支部在内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要求。
历史转折会有时
1977年8月18日下午,中共十一大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大会闭幕式上,邓小平在热烈的掌声中致闭幕词。他在闭幕词中号召全党: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和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随后,中共十一大在《国际歌》的歌声中结束。
中共十一大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共十一大的召开,使“文化大革命”中被打乱的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逐步得到恢复,开始走上正常轨道。在此基础上,一年多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本上转变。